敦和资管徐小庆:2022年我们可能会进入利率高波动时代
中国财富通
2022-01-18 16:01

摘 要:

敦和资管徐小庆指出,每一类资产在市场中都蕴含一定的信息,需要把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才能对整个宏观图景有更准确的把握;投资中永远有变和不变两个问题,看待资产轮动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时,始终不变的是利率,而利率的决策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22年可能会进入利率高波动的时代;如果进入高波动时代,就不会是所有资产都“躺赢”的格局了,一定会出现大的波动和分化。

股市、汇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什么因素决定着各类资产的价格?增长、通胀、货币政策,三大宏观因子发生了哪些短期和中长期的变化?

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与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灝,就“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话题展开了一场深度讨论。徐小庆指出,每一类资产在市场中都蕴含一定的信息,需要把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才能对整个宏观图景有更准确的把握;投资中永远有变和不变两个问题,看待资产轮动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时,始终不变的是利率,而利率的决策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2022年可能会进入利率高波动的时代;如果进入高波动时代,就不会是所有资产都“躺赢”的格局了,一定会出现大的波动和分化。

33

利率的变化驱动资产轮动

徐小庆:每年这个时候,大家在回顾过去一年的表现,都想知道明年和今年有什么不同。洪总过去是做股票策略出身,我是做固定收益策略出身,在看待宏观经济、资产价格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的视角。

每一类资产在市场中都蕴含一定的信息。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你如果只看一类资产,其实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把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才能对整个宏观图景有更准确的把握。

宏观分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自下而上地去验证,需要从各个微观层面上的资产表现,去验证你的宏观设想是否是对的。最后你才能对整个宏观图景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

洪灝:现在整个宏观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口结构等慢变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慢变量一旦变化,对系统的冲击会很大,形成一个长期趋势。

在新的环境里,货币政策转向、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我们以前依赖的宏观数据、金融市场数据,是否还能成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方法或者看问题的角度是否应该发生变化?旧方法论和新方法论,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徐小庆:投资中永远都有变和不变两个问题。实际上,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比如一个东西估值很高,每一次当泡沫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找各种理由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因为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贵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跌的,只不过事前很难准确预测下跌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不变的东西”,变的只是它的形式,根本性的东西不会改变。

我们看待资产轮动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时,始终不变的是利率。我们讲大类资产,不管是股票、商品、外汇,还是债券,能够驱动资金在这些资产中来回腾挪,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利率的变化。

简单的说,如果利率上升,对于风险资产来说,是往一个不好的方向走,大家会降低风险偏好,增加避险资产。反过来,利率下降的时候,大家会逐步增加风险资产。

2021年的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中国市场上创业板和中证500这些指数的表现比较好,偏成长类的股票表现较好。但是偏周期类、偏价值类的传统蓝筹股,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尤其是港股。其实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那些和传统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的,同时又代表了中国的经济转型方向的行业比较受益。

美国处于一个经济强复苏的周期中,是一个典型的盈利驱动的市场。从2021年年初到现在,美股的估值其实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它不像前几年靠估值抬升。虽然2021年美股的估值依然在高位,但没有明显抬升。过去一年,美股主要是盈利超预期,带动了整个股市的上涨。

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2021年利率的波动都不大。中国的利率基本小幅下降,美国虽然长端利率好像上升了不少,但上升幅度和它的通胀相比,实际上是非常小的。关键的问题是,美国的短端利率没有变化。只要短端利率不变,那么长端利率的波动也就很难大幅增加。

长期低利率格局导致宏观策略无效

徐小庆:在过去的一年,大家感觉金融市场的风险好像已经远离了,但核心问题是,流动性层面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紧缩。通胀高了,大家担心流动性会收紧,但问题是没有真收紧。我们现在还在讨论美联储能不能够加快缩减扩表的节奏。只要是扩表,那就还是宽松。现在只是把扩表的量缩减了,还远没有到缩表的程度,绝对利率水平还在零。

从这个角度来讲,2021年的政策依然是非常宽松的,完全没有体现出高通胀所引发的紧缩的担忧。市场波动率的下降,本质上都是因为流动性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利率水平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波动太小。

如果我们做一个大类资产指数,把所有的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商品,按照它的波动率(倒数)做权重,做出一个指数来。这个指数就类似于把很多个股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股票指数一样,股票指数的收益代表整个股票市场的贝塔。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大类资产指数的收益作为跨资产的、大类资产的贝塔。

你会发现,在绝对利率比较低的时候,它的贝塔就比较高。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买什么资产都是涨的。就像股票牛市的时候,你买什么股票都是涨的,不需要去择时和择股。

对大类资产而言,过去两三年由于全球的利率都处在史无前例的低位,尤其是海外。现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利率都是零利率的水平。这种情况下,所有资产都是涨的,包括数字货币。虽然大家可以找出各种理由,但归根结底都是长期低利率的格局造成的。在这个阶段,其实宏观策略也是无效的。

宏观策略是在没有那么高的贝塔,但是有很强的阿尔法的时候才有效。所谓的阿尔法,就是各类资产的分化很大。你就可以基于宏观判断去做多那些你认为涨的资产、做空那些跌的资产。

如果所有的资产都涨,你有什么好折腾的?过去几年是一个很典型的、整个大类资产的阿尔法下降、贝塔上升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会是一个永恒的现象。一旦当利率从低位上升、波动率加大的时候,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我们就会看到贝塔下降、阿尔法上升,不会是所有资产都涨,资产和资产之间的分化会显著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次贷危机后到2015年那段时间,那是宏观策略最有效的时候。那时候,整体大类资产的指数是没有贝塔的。如果你去匹配所有资产,最后是没有收益的,阿尔法非常高,分化非常明显。所以,我并不认为原来的分析框架失效。

利率的决策机制发生较大变化

徐小庆:不变的东西,就是利率驱动所有资产的轮动。变化的是什么?利率的决策机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周期来看,现在的利率水平肯定是低的。美国的CPI已经创下过去40年的新高,利率水平竟然还是零利率,是历史最低的利率。如果放在几年前来看,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非常荒谬的组合,利率水平完全没有体现出经济周期所处的位置。

早期利率的变化,确实是跟随经济和通胀的指标而变化。就是我们讲的美林时钟,就是一种典型的轮动。经济处在过热阶段、滞胀阶段、衰退阶段、复苏阶段。然后你进行资产配置,因为利率在这些阶段的切换过程中是会变化的。

但现在,不管处在哪个阶段,利率都是一样的。衰退阶段也是零,过热阶段也是零。这样的话,按照经济周期的轮动,去判断资产类别的轮动就没有意义了。

2022年可能进入利率高波动时代

徐小庆:在次贷危机后,由于全球的经济增长放缓,无论是GDP,还是CPI,这些宏观指标的波动率都大幅下降了。那个时候大家去看债务周期,放在海外叫债务周期,放在国内就是货币信用周期。整个利率的波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是跟随债务增长的快慢来变化。债务增长得快的时候,利率就有可能上升。债务收缩的时候,利率就会下降。所以,后来依靠债务周期的变化来判断轮动。

在疫情以后,大家对利率的调节,其实还停留在原来的惯性思维中,认为经济已经没有周期特征了,大家实际上是基于一个长期悲观的认识,就是长周期来讲,经济还是处在一个低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下,所以利率水平不需要去做过于敏感地调节。

实际上在疫情后,由于美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MMT放水政策,原来那些一潭死水的经济指标满血复活了。如果以CPI来看,波动率已经远远超出过去二三十年的正常波动区间。

但是我觉得市场现在的认知上有一个很大的偏差。比如说,我们以通胀指标来讲,我们长期习惯了低通胀、低波动的格局。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有可能回到一个通胀率的波动率大幅上升的时代。通胀率可能上窜下跳,哪怕中枢水平不会很高,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长期是一条水平线。

其实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这样,除了CPI总体中枢比较高之外,它的波动是很大的。今年CPI飚上去,明年又掉下来,后年又飚上去,发生锯齿型的变化。对于宏观周期来讲,政策调整会变得更频繁。反映在利率上,意味着利率可能会从一个低波动的时代进入高波动的时代。如果进入高波动时代,就不会是所有资产都“躺赢”的格局了,一定会出现大的波动和分化。我认为2022年很可能就是这个新特征的开始。

洪灏:现在已经有迹象了。最近美股波动的时候,市场隐含波动率(VIX)单天上涨幅度有一天超过50%,这是历史上单天上涨幅度第三大的涨幅,这非常有意思。这出现在美联储量化宽松还没有完全退出的时候,发生在零利率时代。当通胀回归的时候,整个系统的不确定性开始上升,通胀率本身的波动性加大,宏观变量的波动性很可能也随之加大。我们2022年拭目以待。

【特别说明】本文涉及对未来事件或者情况的描述、预测或观点均属前瞻性陈述,受难以预测的特定风险、不确定性、假设有效性及信息时效性等诸多因素限制,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者销售要约。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所载内容的有效性,自主决策是否采信,敦和资管及其雇员对读者使用本文章及其内容开展投资行为等活动造成的结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关联公司:
  • 中金公司
  • 交通银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