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日,劲方医药在国际学术会议——欧洲肺癌大会(ELCC)宣布了氟泽雷塞联合疗法的最新II期研究(KROCUS)数据。这项研究治疗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凭借其优秀总体疗效、显著的脑转移患者肿瘤缓解以及优于二线及以上氟泽雷塞单药疗法的安全性/耐受性,研究数据登陆今年ELCC突破性研究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 LBA)及小型口头报告。相较于包含免疫疗法的当前一线NSCLC标准治疗,KROCUS方案也提示了针对KRAS突变患者的更优治疗潜力。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KRAS G12C抑制剂、EGFR抑制剂一线联用治疗NSCLC的方案,有望成为潜在的全新一线标准疗法。
优秀总体疗效及显著的脑转移患者客观缓解
KROCUS研究由欧洲肺癌专家Rafael Rosell教授领衔,于2023年3月在欧洲开展Ib/II期多中心试验。截至2025年1月14日,共有47例患者入组,其中45例完成至少一次治疗后肿瘤评估:客观缓解率为80%、疾病控制率为100%;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33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包括1例靶病灶缩小100%;57.8%的患者肿瘤缩小达到或超过50%。截至数据截止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2.8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5个月。
此项研究中,约1/3(34%)的患者合并基线脑转移:在完成至少一次治疗后肿评的脑转移患者当中,按RECIST 1.1标准评估客观缓解率为71.4%;所有脑转移患者非靶病灶消失或达到稳定,其中5例患者的脑转移靶病灶经治疗后均缩小。
Rafael Rosell教授表示:“试验中多数脑转移患者入组前没有接受放疗,进入试验后也观察到了肿瘤缓解,这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治疗选择。联合疗法的安全性/耐受性数据也非常亮眼,为研究者在一线肺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研究KRAS靶向疗法增添了信心。”
优于当前标准治疗的潜力及优越安全性/耐受性
KROCUS研究提示了优于免疫疗法、及免疫与化疗联合一线治疗KRAS突变患者的潜力:亚组分析提示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均观察到相近疗效。此外,既往研究提示STK11、KEAP1突变患者对免疫疗法低应答、接受一线NSCLC标准治疗预后不良,而KROCUS研究中KRAS突变合并STK11(或KEAP1)共突变的患者疗效与STK11(或KEAP1)野生型患者疗效相当。
研究数据还显示了优越的安全性/耐受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低于氟泽雷塞单药治疗二线及以上NSCLC,三级及以上TRAE事件则显著低于单药治疗(KROCUS研究中无四、五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治疗终止的TRAE,经评估均与氟泽雷塞不相关;在针对一线G12C突变NSCLC的多种联合疗法方案当中,KROCUS研究因TRAE导致治疗终止及剂量降低的比例较低。
Rafael Rosell教授曾在过去采访中表示:“与副反应更为明显的化疗等传统标准疗法相比,KROCUS研究显示的安全性/耐受性非常理想,整体副反应较小、多为轻度皮疹。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对研究者和患者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也提升了研究者对于这项联合疗法的信心。”
全球首个KRAS+EGFR双靶点一线肺癌联合疗法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获批上市的KRAS抑制剂相关疗法皆用于治疗二线及以上晚期肺癌、结直肠癌,海外已经上市的第一代单药疗效也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全球新药企业以更多的联合疗法、以及新一代选择性抑制剂和泛抑制剂研究,试图将KRAS抑制剂和RAS靶向疗法从后线推向一线治疗,拓宽曾经不可成药靶点的开发空间。鉴于30%的癌症患者体内都会产生RAS基因突变,RAS赛道存在重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和市场空间。
劲方医药首席医学官汪裕博士表示:“目前全球已有两款KRAS抑制剂、EGFR单抗联用治疗后线结直肠的联合疗法获批,我们则将双靶点协同机制的确定性与创新的适应症方案结合、一线治疗G12C突变占比最高的瘤种NSCLC。这项方案结合大、小分子药物,可避免毒性叠加并有望通过双靶点协同机制延缓耐药,是一项不含化疗或免疫疗法的潜在全新一线标准疗法,也为患者后线免疫治疗留下空间。氟泽雷塞为国内首个、全球第三个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剂单药产品,我们希望这项联合疗法研究早日将氟泽雷塞从后线治疗推向一线治疗,造福全球患者。”
劲方成立超过七年,其立项理念主打“全球新”产品开发,即选择全球前沿的创新靶点、项目开发进度在国内外均进入第一梯队。目前劲方管线中有多个产品的开发进度在相关赛道中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除KROCUS方案在全球率先将KRAS抑制剂、EGFR单抗联用于一线,其KRAS G12D抑制剂GFH375的临床开发进度也位于国内口服G12D抑制剂的第一梯队,GFS202A则是全球首个恶病质双抗疗法和GFD15/IL-6双抗产品、并已在国内获批开展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