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地产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营销去化呈现回暖
中国财富通
2025-04-29 16:33

摘 要:

4月29日,光明地产(600708.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等。公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4亿元,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8.33亿元,2025年1-3月,公司签约金额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25.99%。

4月29日,光明地产(600708.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等。公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4亿元,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8.33亿元,2025年1-3月,公司签约金额为11.79亿元,同比增长25.99%。

近年来,国家通过供需两端协同管理、产品品质升级、金融支持与风险防控并重、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等多维发力,不断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宏观政策取向更加积极有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行业持续调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光明地产通过稳业绩、稳资金、保稳定,提升经营线,拓展业务线,积极把握政策窗口期,加大推动营销去化力度,保障投融资整体平衡,进一步加快回归上海,加速去化存货、持续压降成本,生产经营总体平稳。

坚持战略定力 持续回归上海

在投资发展中,公司坚定围绕回归战略,聚焦“深耕上海”的投资布局导向,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导向,2024年上半年第二季度办理获取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PDS3-0201单元)L07-02地块的土地权证,2021年至今,公司已陆续在浦东新区三林保障房基地、浦东新区大团镇社区、临港新片区光明星城、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六灶社区等区域,投资布局了数个保障房、商品房等项目。同时公司加快理性收缩非战略重点区域,逐步清理退出低效率、非深耕区域,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和区域布局。

畅通融资渠道 聚焦降本控费

围绕降负债导向,公司在加快自身资金销售回笼的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合理降低负债率和融资成本,通过推进长短期债务调整、高低息成本置换、把握窗口期发行中期票据、公司债等产品。公司2024年末融资总额325.23亿元,较2023年有所下降,在持续降低融资规模的基础上,公司还加强了现金流管理,提高了融资效能,尤其7月成功发行的7亿元中期票据,合规申购金额24.3亿元,票面利率2.53%,为公司历年债券发行价格新低,8月成功发行的三年期6亿元中期票据,同样获得市场普遍认可,合规申购金额22亿元,票面利率2.55%。公司的平均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4.49%,下降至2024年的4.23%,通过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稳健保障资金整体平衡与现金流平稳。

聚焦一盘一策 营销去化回暖

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市场竞争激烈的整体环境下,通过聚焦“一盘一策”多措并举,公司下属上海临港光明星城、江苏宜兴光明小镇、武汉印湖云著等数个项目,在整体市场承压的背景下,签约销售在相应区域板块中名列前茅。在创新营销方面,公司通过全员营销、新媒体营销、联合物业营销、争取区域房票客群、利用阿里平台整体挂牌出让、灵活制定交易方案、租售并举等各类措施,积极把握当前宝贵的市场窗口期,积极推动了上海临港、金山、浙江湖州、江苏宜兴等重点项目的阶段性集中快速去化。

公告显示,2025年1-3月,公司签约金额为11.79亿元,上年同期为9.35亿元,同比增长25.99%。权益签约金额为8.60亿元,上年同期为7.49亿元,同比增长14.70%。

转型积聚动能 探索转型发展

年报显示,公司通过积极研究探索保障房开发建设、城市更新、租赁房建设、民生保障、项目代建等业务领域的机遇,把握临港新片区发展、乡村振兴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契机,进一步加深与城市价值链的关联、与国企改革的契合、与光明食品集团各产业间的资源协同。通过聚焦“三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成立保障房事业部,重点加快浦东川沙六灶03-04地块、浦东惠南民乐L07-02地块的开发建设。在上海明确全面提速“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推进的过程中,通过成立政府项目协调工作组,积极对接上海区域政府未来的保障房建设需求;通过利用公司在已有项目建设中的专业团队与专业能力,积极推进在上海浦东三林、大团、云南昆明、江苏等地的代建项目拓展,最大化发挥政府沟通和专业背景的优势,努力寻求公司在代建领域的业务发展,探索在新形势下的转型路径,打造具有光明食品产业基因的城市建设运营集成服务商。

  • 关联公司:
  • 光明地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