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回复问询:现金流安全稳健,成本优势明显,业绩持续向好
中国财富通
2024-05-27 21:06

摘 要:

5月27日,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公告,针对深交所2023年报问询函提出的现金流、长短期借款、生产成本、屠宰业务等问题进行一一回复。

5月27日,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公告,针对深交所2023年报问询函提出的现金流、长短期借款、生产成本、屠宰业务等问题进行一一回复。

2023年,国内猪价持续低位徘徊,除了在三季度出现短暂触底反弹外,其他时间多在低位运行。在此背景下,牧原股份采取稳健经营策略,加大现金流管理及成本管控力度,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8.93亿元。

货币储备充足 现金流安全稳健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牧原股份货币资金194.29亿元,其中银行存款136.79亿元,公司货币资金储备符合当前的现金流管理政策,资金余额处于合理水平。

据悉,牧原股份生猪销售业务采用“钱货两清”的销售结算模式,经营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好。2023年月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金额近100亿元。随着生猪市场行情好转及成本的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将迎来较大改善。

此外,与行业对比来看,2023年末牧原股份的货币资金金额相较长短期借款金额的比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基本一致,公司的货币资金储备规模与自身债务规模及行业周期等情况相匹配,具有合理性。

债务结构合理 偿债能力较好

根据2023年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牧原股份有息负债合计761.3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金额544.51亿元。针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制定了严密的定期资金规划,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

除较为充足的货币资金外,截至去年年底,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270.59亿元,融资授信资源储备较为充足;已获得债券批文合计80亿元,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并保持着较低的融资成本;公司控股股东能够在必要时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牧原股份存货价值419.31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为93.15亿元,资产变现能力较强。此外,牧原股份设有专业的资金筹划团队,能够合理安排资金收支及有息负债偿还工作,防范流动性风险。

公告还指出,牧原股份近三年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处于中位水平,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公司未来将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持续优化财务结构。

整体来看,牧原股份的资金储备和管理能力、现金流创造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覆盖公司的长短期偿债需求,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未来,在公司收入规模增长以及负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牧原股份短期偿债能力有望得到较大提升。

成本优势明显 业绩持续向好

2023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108.61亿元,全年销售生猪6381.6万头,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约15元/kg,相比2022年下降0.7元/kg,不断夯实成本优势。据公开信息,2024年4月,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已降至14.8元/kg。

在5月22日举行的牧原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首席财务官高曈表示,牧原股份将持续采取打通技术路径、优化生产管理、加强一线人员赋能培训等措施,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公司今年全年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元/kg,力争年底降到13元/kg,有望实现公司自非瘟以来最低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

2024年以来,猪价持续向好。根据牧原股份披露的月度销售数据,今年1-2月、3月及4月的生猪销售均价分别为13.84元/公斤(去年12月为13.42元/公斤)、14.24元/公斤和14.8元/公斤,其中4月销售均价与当期生猪养殖完全成本持平。进入5月,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上涨到16元至17元/kg。中国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从综合供需情况来看,市场供应阶段性过剩的局面将逐步得到改善。供应方面,前期产能调减的效果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逐步显现。需求方面,根据季节性消费规律,5月和6月的猪肉消费量通常比3月和4月多出5%至10%,有助于支撑猪价开启上涨行情。按牧原当前公开成本测算,每头猪有近200元利润空间。

对于行业周期,牧原股份近期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每一轮周期都有自身特性,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公司将持续通过管理和创新获得成本领先优势,未来的盈利水平将进一步建立在成本领先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上。据长江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短期来看,本轮猪周期右侧拐点或已出现,根据2023年能繁母猪去化节奏推断,猪价后期中枢有望持续抬升。当下牧原股份头均市值、市净率均处于历史低位,盈利水平或将受益于后期养殖景气度回升。

  • 关联公司:
  • 牧原股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