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谭晓冈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鲜明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系统擘画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蓝图。新“国九条”的发布,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稳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出台,系统校正行业发展定位,突出投资者回报导向,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在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引领下,高质量发展是公募基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回报投资者信任的内在要求,更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体现。面对这场深刻的价值观重塑,大成基金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全面推进一系列落实工作,力求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走稳、走实、走远,共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深刻理解“长期主义”的丰富内涵,以恒心立恒业
资产管理之道,不在朝夕之功,而在长远之绩。大成基金深刻认识到,“长期主义”是一种融入血脉的投资理念,是一种对于稳定投资风格的长期坚持,更是一种敢于包容短期波动的战略定力。
投资研究的长期视角:深度研究,摒弃浮躁。大成基金的投研理念是“长期回报、超额收益、产业视角”,排在第一的就是“长期回报”。长期回报是指以长期为客户创造收益为目标,要求在投资时注重风险收益比。投资实践中,我们高度强调“投资引领研究,研究驱动投资”,以五个投研一体化小组为核心,着力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围绕核心投资标的,推进投研1+1机制,即一名资深基金经理和一名资深研究员合作,持续开展深度研究,并投射在投资业绩上。我们坚信,基于公司内在价值和基本面的深度研究,是获取长期稳健回报的源泉。
投资风格的长期稳定:锚定基准,严控漂移。清晰的业绩基准和稳定的投资风格,是大成基金向投资者传递的明确承诺,也是践行长期主义的重要体现。大成基金历来重视投资风格的稳定性管理,通过任职前谈话、专题培训、监测预警等多种方式,引导基金经理重视业绩比较基准的重要性。建立起覆盖全部产品的风格漂移全天候预警系统,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即时反馈、限期改正,严防风格漂移。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中,清晰阐释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格特征,管理好投资预期,避免投资者产生错误的认知和投资决策。
考核激励的长期主义:尊重规律,着眼长远。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这是规律。坚持长期主义,核心就是让马拉松选手拥有与之匹配的赛场,给予基金经理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和验证其投资策略,容忍其策略在特定环境下的短期不适。为此,大成基金在考核激励方面进行了显著优化。首先就是拉长考核周期,2019年开始我们就显著提升中长期业绩考核权重,三年期和五年期业绩权重占比目前已达到80%,引导基金经理着眼长远,避免因短期业绩排名而高频交易或承担过度风险。其次是注重业绩持续性,不仅关注基金业绩,同时注重考察业绩的稳定性、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以及相较基准的超额收益能力。此外还积极优化薪酬激励机制,将绩效薪酬与中长期业绩、持有人的盈利体验挂钩,并递延支付,保持与持有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
在行动方案中,“长期主义”的精神贯穿全篇。我们认为,“长期主义”不仅应成为基金公司的经营哲学,还应成为全部市场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销售机构、评价机构、持有人乃至新闻媒体——共同信仰的行为准则。我们深知,资产管理没有“常胜将军”,短期波动或者逆风不可避免,但只要我们始终秉承着正确的投资理念,行走在基于深度研究和价值发现的道路之上。我们坚信,“长期主义”必将能为持有人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充分认知“价值创造”的千钧之重,为信任献回报
公募基金管理的每一份资产,背后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乃至家庭梦想,这要求我们必须将“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置于核心位置。曾经有段时间,行业在发展中走过一些弯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基金公司的长期利益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是深度绑定的,只有真正与投资者站在一起,公募基金才能真正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大成基金坚守定位、多措并举,持续发挥专业能力,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
业务体系升级,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推动业务变革。首先是大力发展浮动费率产品。浮动管理费的机制设计,使得我们的收入与客户的盈利体验直接关联,倒逼基金公司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大成基金率先发行了行业首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储备了一系列相关产品,并积极研究存量基金的改造模式,强化与持有人的利益共享机制。其次是加大“固收+”业务布局。针对广大客户稳健增值的核心需求,我们全面推进不同风格、不同投资策略和不同风险等级的“固收+”全产品线布局,并将最大回撤、波动率等风险指标纳入中低波产品的核心考核范畴,通过多资产配置、衍生品工具运用和严格的回撤控制,力求在市场波动中为持有人提供更好的投资体验。第三是引入“投资者收益”考核维度。积极响应落实行动方案的要求,我们开发建立了一套多维度的持有人盈利情况评价系统,并在考核中引入“客户盈利情况”“平均持有时间”等多个指标,引导销售团队践行逆向销售理念,引导客户长期投资,积极提升持有人的真实获得感。
服务体系升级,帮助持有人成为“聪明的投资者”。一方面,转变思维模式。经营理念上,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跳出单点产品营销思维,聚焦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定制化资产配置建议与全周期客户陪伴。营销模式上,实现从单一产品销售到资产配置方案的跨越,依托基金公司投研与产品创新能力,结合销售渠道客群与资金优势,携手合作实现从“卖产品”到“管账户”的升级,助力基金的投资收益转化为持有人的账户收益。另一方面,积极加强投资者陪伴。投资者陪伴是价值创造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大成基金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推进实施“成相伴”的投教计划,建立健全投资者服务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推进各项投教活动。公司坚持以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普及资本市场知识为核心目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内外平台联动的方式,全面开展多样化、系统化的投资者陪伴活动,切实履行投资者教育主体责任。
一系列持之以恒的努力,收获了初步成效。根据国泰海通证券的最新数据,公司过去三年、五年、十年的主动股票投资业绩在大中型基金公司中均位列前三,投资能力均获五星评级。公司内部的数据也显示,无论各个期限维度,公司基民整体的正收益占比都处于较高水平,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占比也在持续改善。截至9月底,公司累计服务的客户接近5000万人,较五年前实现翻倍。这些初步的成效让我们更加坚信,专业价值是公募基金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基金公司自身才会更有价值。
自觉践行“服务实体”的社会责任,于大局显担当
大成基金不仅是一名企业公民,还是一名社会公民。作为7000亿资产的管理人,我们深知在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基础之上,理应有更高层面的追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是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大成基金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积极引导资金向国家战略方向汇聚,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不断突出。金融“五篇大文章”明确了未来金融工作的重点方向,这不仅是投资的热土,更是机构的责任所在。在科技金融领域,公司积极适应注册制改革背景下非盈利企业大量上市的新形势,加快完善企业研究框架,升级迭代传统估值体系,持续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在绿色金融领域,行业首批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组织UNPRI,并将ESG因素系统融入投资决策流程,通过负面剔除、正面筛选、股东参与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产业和企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完善多元类别的养老产品布局,行业首批纳入养老Y份额。在投资者陪伴过程中,聚焦老龄群体提供差异化的养老金融知识宣讲,积极加强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此外,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的系列落实工作也都在持续推进中。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形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二级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近年来,大成基金还大力推动产品创新,拓宽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和形式。我们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先后开发出行业首批有色期货ETF、专精特新基金、恒生科技ETF、环交所碳中和ETF等创新产品,并不断推出科创债ETF、科创50ETF、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责任投资等多元产品,积极助力拓展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投资渠道。我们还积极响应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号召,先后开发多只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基金,同时积极参与新股发行、上市公司再融资等环节,发挥专业机构定价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三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提升。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大成基金持续拓展多元化布局,增强发展实力,提升资产管理规模,积极通过将社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公司管理的各类权益产品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较三年前实现翻倍,服务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能力不断增强;管理的各类固收产品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较三年前也接近翻倍,服务企业间接融资的能力也在持续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重点突出、有所侧重。近三年,大成基金旗下公募基金投向信息科技领域的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持续提升,规模快速增长,投向绿色金融领域的基金资产规模更接近翻倍。
新“国九条”和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一个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成基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展望未来,我们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守“长期主义”的初心,牢记“价值创造”的使命,勇担“服务实体”的责任,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与全体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持续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积极展现出公募基金的勇气、担当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