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适生物冲刺香港IPO 2024年营收增速超30%
中国财富通
2025-07-24 09:00

摘 要:

在AI(人工智能)医疗被全球各大企业和知名大学一致看好的当下,全球医学影像AI领域的领跑者——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通过18A方式冲刺港交所上市。

在AI(人工智能)医疗被全球各大企业和知名大学一致看好的当下,全球医学影像AI领域的领跑者——德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适生物”)正通过18A方式冲刺港交所上市。

根据公开资料,公司创始人宋宁是一名“80后”,他是教育部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的首届学生,具备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复合背景,先后执教于日本国立长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德适生物的发展受到了一级资本市场的多方认可,股东阵容涵盖杭州紫金港、国中投资、美鸿投资、远翼投资、余杭经开、华睿睿银等知名机构,经历5轮融资,公司估值达25.6亿元人民币。

创始人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 仍握有公司超50%投票权

宋宁今年43岁,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遗传学的复合背景,获中南大学生物工程学士学位和医学遗传学硕士学位、日本长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一度在日本长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执教。

2016年9月,宋宁创立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随后资本快速涌入:2016年12月杭州紫城入股;2018年8月,经过前期一系列股份转让及增资,宋宁持股降至51.55%,其中,德清科技以2000万元入资;2019年4月余杭产业基金增资1500万元后,宋宁个人持股降至47.95%。

面对外部资本涌入导致的控股权被稀释,宋宁选择了回购。

2020年7月,宋宁以2000万元的原价,回购了德清科技持有的全部德适生物股份。其后,宋宁于2021年5月及6月分别向德适诺达与宁波嘉缘转让了合计5.28%的股份。当前公司上市前的架构中,宋宁直接持股30.04%,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德适诺辉及三家投资控股平台(德适诺达、德仟科技、德适诺鑫)合计控制52.06%的投票权。

值得一提的是,德适生物还获得了杭州紫洲、和途六号、国中投资、余杭经开等多轮投资,2025年6月最新一轮增资后投后估值达25.6亿元。

德适生物的股东名单中,除创始人宋宁外,其他都是机构股东,自然人杨曦的出现显得格外特别。

2021年,为将杨曦丰富及宝贵的销售经验用于德适海外业务开拓并作为对其的激励,于同年2月9日,宋宁与杨曦签订股份转让激励协议,宋宁同意以100万元向杨曦转让当时公司2%股份,之后杨曦再以5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合计持股3%。由于上述股份转让协议所载的业绩目标并未达成,2023年,宋宁以228万元回购股份。

此外,为提高运营效率、专注核心业务,2025年德适向独立第三方易连(浙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转让旗下两家子公司——杭州德佑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成都金牛牛好未来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行业数据显示,医学检验实验室(ICL)受成本和价格控制影响,利润率普遍偏低。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剥离低效业务,德适生物可更加聚焦在核心AI业务。一系列果断的战略取舍,体现了管理层聚焦高价值AI主业的决心,为公司未来盈利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装备销量逆势上行 科技突破铸就持续高速增长引擎

受益于医生紧缺、影像数据激增和政策支持,中国AI医疗器械市场在近年保持年均超50%的增长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驱动的医学影像细分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24亿元跃升至2030年的4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2%;到2035年有望进一步增长至781亿元。业内预计,未来十年医学影像AI将在临床诊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辅助判读到智能诊断,市场空间数百倍扩容。

德适生物搭建了“基座模型+智能医疗器械+试剂耗材+模型服务”的完整生态体系,形成从样本制备到AI分析的闭环解决方案矩阵。公司推出了AutoVision®、MetaSight®等多款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覆盖染色体制备、显微成像、核型分析等关键环节,构成了全球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分析自动流水线。MetaSight®智能染色体扫描系统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及欧盟CE三大认证,成为国际首个AI驱动的染色体全自动分析设备。

公司2024年推出的iMed MaaS云平台,解决了基层医院AI应用落地难题。据德适生物介绍,该平台自2024年9月上线后,短短数月即贡献收入1,954万元,高毛利显示出强大的技术溢价及市场接受度。同时,该技术还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为医院提供“用自己的数据训自己的AI”的方案,助力医疗机构数据合规与智能升级“双达标”。

公司除了提供创新的AI医学影像技术通用平台服务,还以染色体分析作为智能医疗装备的产品突破口,进而深耕医学影像AI多个细分领域,迅速积累了技术领先优势、优质客户资源和产品落地先发优势。截至2025年6月,公司产品已进入全国400多家医疗机构,覆盖大量三甲医院和诊断中心。根据招股书披露,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行业长期被国外知名光学影像巨头卡尔蔡司(与MetaSystems公司合作)、徕卡(Leica)合计占据95%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创新产品自获批上市短短几年,已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突破大幅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其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已高达30.6%,排名第一,成为该领域“国产超越”的典型代表。

资金余额充裕 人均产出翻倍增长

近年来,德适生物经营业绩稳步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7,035万元,同比增长33.1%,主要得益于模型云服务的新业务放量。当年云平台服务收入1,954万元,贡献了27.8%的营收,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高毛利的模型服务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2024年综合毛利润率为65.5%,在医疗器械行业位居前列。公司净亏损也大幅收窄——2024年净亏损约4,337.5万元,相比2023年的净亏损5,611.6万元收窄近23%。净亏损率由2023年的-106%改善至2024年的-61.6%,亏损收窄近一半,显示出开源节流初见成效。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账上现金及等价物1,710.4万元,到2025年4月30日进一步降至556.7万元(未审),与此同时,公司持有大量其他高流动性低风险金融资产:截至2025年4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900万元,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2,118万元,合计超过6,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若计入其2025年6月完成的pre-IPO轮融资,公司可随时使用的资金余额已超过1亿元。

2023年末,公司员工数量为206人,但到了2024年末,员工人数为145人,净减少61人,比例约30%。同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7,035万元,同比增长33.1%。由此可见,公司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人均产出接近翻倍。

上市融资加速布局 开创全球医学影像AI新格局

此次赴港上市,德适生物拟将募集资金用于AI AutoVision®市场推广、iMedImage多模态医学影像大模型的进一步迭代开发及全球市场布局,加快实现从“AI工具提供商”向“全模态医疗AI基础设施架构师”的战略转型。

分析人士指出,站在新起点,德适生物正以“中国智造”实力引领全球医学影像AI产业变革,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从“国产替代”到“国产超越”的典型代表。凭借出色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商业化落地实力,其有望开启技术引领的全球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 关联公司:
  • 塞力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