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券商融资租赁龙头,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海通恒信”,股份代号:1905.HK)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主线,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实体经济中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同时,公司还以稳定的股息回报为股东筑牢收益安全垫,投资价值凸显。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35.21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期间溢利7.8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达1,111.31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规模保持稳健;权益总额203.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资本实力持续增强。
分析人士指出,资本市场上一直对“稳健底色+成长潜力”双属性标的保持稳定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环境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分化的形势下,具备稳定现金流、高股息回报、战略布局清晰且深度契合政策导向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本青睐。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资产结构持续优化
在国家大力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背景下,海通恒信积极布局产业细分赛道,业务发展紧跟国家战略导向,持续优化资产配置,主动调整业务投放,为未来成长打开广阔空间。
在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领域,公司持续加大对科创企业与数字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2025年上半年,科技金融业务新增投放26.06亿元,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资产余额余额达68.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其中专精特新资产余额35.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适合其经营特点、覆盖其成长周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业务新增投放5.50亿元,数字经济生息资产余额47.17亿元,通过支持算力、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深度参与数字产业升级。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公司的另一大亮点。公司紧跟“双碳”战略支持绿色环保企业转型升级,2025年上半年绿色金融业务新增投放34.04亿元,生息资产余额189.74亿元;普惠金融业务新增投放33.97亿元,向1,019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设备和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薄弱环节注入金融活水。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养老金融,研究定制养老产品手册,聚焦医养结合、康养机构、养老设备企业需求,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资产优化夯实基础 高股息配置价值凸显
得益于资产结构的持续优化,海通恒信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率处于安全可控水平,可持续经营基础持续巩固。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通恒信不良资产余额约10.94亿元,连续三年保持下降趋势,不良资产率为1.16%,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实现双降;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为310.49%,处于300%以上的较高水平,风险抵御能力强劲,未来资产趋势整体向好,资产质量稳健可控。
健康的财务状况与扎实的风险管控,为股息的稳定派发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更有保障。2025年中期,海通恒信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股息,以82.353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息0.42元(含税),派息总额达3.46亿元。这一股息方案延续了公司长期重视股东回报的传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收益,凸显出公司对自身经营稳定性的信心以及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诚意。
从投资性价比来看,海通恒信的股息吸引力尤为突出。参考TTM股息率计算,公司当前股息率高达10.23%,远超市场多数固收类产品及权益类标的平均收益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海通恒信2025年中期业绩呈现出“稳”与“进”的双重特质:一方面,稳定且极具吸引力的股息政策、健康的财务结构,共同筑就了投资者的“收益安全垫”;另一方面,公司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深度布局,为长期成长开辟了新空间。在全球流动性宽松、低利率环境成为常态的背景下,这样兼具稳定性与高收益性的股息标的,既能帮助投资者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又能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配置价值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