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环境:营收连续6年保持30%以上增长 苦练内功紧抓碳中和发展机遇
中国财富通
2021-04-12 16:19

摘 要:

高能环境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既未被产业寒冬和疫情危机形势打倒,还能从行业中成功突围实现上位的上市民企。现如今,这家企业不仅在环保“极寒”的形势下,连续6年业绩创新高,还紧跟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目标,在生产上将绿色低碳理念和节能环保相结合,推行降耗增效,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

高能环境(603588)近日披露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27亿元,同比上涨34.51%;实现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上涨33.51%。仅看营收和净利润这两项指标,高能环境在2020年均实现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

现如今,高能环境不仅在环保“极寒”的形势下,连续6年业绩创新高,还紧跟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目标,在生产上将绿色低碳理念和节能环保相结合,推行降耗增效,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

连续6年营收保持30%以上的增长

2020年对环保行业来说可谓是“极寒”的一年。一方面,整个产业,前几年深陷国家宏观层面上的去杠杆、PPP整顿、融资渠道紧缩等“泥沼”,还未完全走出,资本市场对环保的热情和信心还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加重了行业危机,工程进度、结算周期、产业链上下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然而对于身在其中的高能环境,却能在不利形势下实现逆势增长,向股东和市场交付靓丽的答卷,足以说明这家公司具有强大的经营“韧性”。

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一方面源于在手环保项目运营情况良好,当年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运营,危废资源化子公司技改和扩产在当年体现经营效果,因此公司运营类业务收入增长。另一方面,环境修复、固废填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工程类项目有序推进,顺利完成年度计划,工程类业务收入亦有增长。同时,主营业务增长也推动净利润的增长,还有杭州新材料、阳新鹏富、靖远宏达等子公司合并报表增厚所致。

自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公司业绩呈现出连续上涨的趋势,连续6年保持30%以上增幅,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7.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0年68.27亿元,增长近9倍。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也毫不“逊色”,由2014年的1.16亿元,上涨至2020年的5.50亿元,增长近5倍,年复合增长率高于同行。

作为环保20强为数不多的上市民企,高能环境如何实现连续6年保持高速增长,又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产业形势,抓住时机精准布局?从环境修复,到垃圾焚烧、危废资源化,再到大固废战略布局,公司在下什么大棋?有分析指出,从公司年报以及过往资料来看,公司的高速增长主要源于四方面助力。

踩准行业节拍 因时因势入局

高能环境是一个因时因势踩准行业节拍,但又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有独立思想和经营之道的“明者”。这点,可以从公司根据市场形势,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中找到“端倪”。

高能环境,1992年成立,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垫衬工程处改制而来,初期主要从事固废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及环境治理项目系统服务,并于2014年12月29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之前,高能环境凭借着前期技术沉淀和工程项目经验,就已经在环境修复、垃圾填埋治理领域经营的“风生水起”,承担一系列环境修复优质项目,在业内声名鹊起。

上市之后,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改经营“初心”;另一方面,根据不断涌现的环境治理需求,选择业务“赛道”,精准布局。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高能环境高瞻远瞩的“首选赛道”。2015年,公司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三大战略领域之一,足见其重视。当年公司不仅对第三代垃圾焚烧技术进行提升,而且还落实了江苏泗洪、广西贺州、新疆和田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带动城市环境板块总订单金额22.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0%。

虽然从时间节点上,高能环境起步略晚,但是起点高、发展快、秉持高质量、高标准,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头,截止到2020年底,高能环境已有10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运营。

高能环境执行董事长、总经理凌锦明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企业的成长要紧跟社会需求的变化,高能环境垃圾处理业务从填埋发展到焚烧,再到目前两者并举,就是企业发展逻辑紧跟社会需求变化、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

众多周知,早期垃圾处理主要是简易填埋,防渗措施差,产生的渗滤液容易污染地下水,故“卫生填埋”是高能环境的第一轮市场。后来,随着城市扩大,沿海地区土地稀缺,而占地少、减量化较明显的垃圾焚烧日渐兴起。

“高能环境作为产业链一端,顺势而为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但是实际上,目前垃圾处理的关键还是要因地制宜,比如土地便宜、人口不密集的地区,填埋比较有优势。”凌锦明补充说。

随着社会发展,又将产生新的环保需求,近年来,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而市场上有资质、有牌照的危废处置企业紧缺,致使市场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危废处置价格“水涨船高”。

然而,与同行一窝蜂加快危废焚烧处置布局,高能环境则将战略眼光放在“危废资源化”。危废资源化,也是高能环境重点培育的另一块“利润奶牛”。

2016年,高能环境宣告全面进入危废领域,公司对靖远宏达等危废企业增资控股。

2020年,高能环境又大刀阔斧完成对阳新鹏富、靖远宏达的股权收购。阳新鹏富值得一提,它被誉为高能环境收购史又一个“点石成金”之作。

数据显示,阳新鹏富2015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亏损431.66万元和958.71万元,自高能环境控股后,一改往年亏损状况,2017年-2019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470.73万元、4529.51万元、4900.96万元。

近年来,通过外延式的收并购,高能环境在危废资源化领域迅速打开局面,2016年公司在手危废牌照量为22.66万吨/年,2018年突破50万吨/年,实现翻番。2021年1月,公司公告对外投资重庆耀辉环保公司与贵州高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待两个项目投产后,公司在手危废牌照量将超过100万吨/年,实现再次翻番。

现如今,高能环境前期布局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卫、危废资源化利用等大固废战略,正好赶上垃圾分类、无废城市、碳中和的好时候,也到了利润收割期。

据最新披露2020年年报,高能环境在生活垃圾处理、危废资源化利用、危废无害化处置等新兴业务板块增速显著,贡献了绝大多数利润。其中,危废资源化利用实现运营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93.64%,生活垃圾处置实现运营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209.65%。随着在手垃圾焚烧、危废项目陆续投产运营,高能环境今年经营业绩有望“再续辉煌”。

树立长跑思维 专注技术创新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潮下,经历了产业间的合并重组,优胜劣汰,我国环保产业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无论产业竞争格局怎么变,有一技之长的民营企业总能站稳市场,迎来鲜花和掌声。

凌锦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技术始终是公司立足之本,作为一家有中科院背景的企业,高能环境将技术视为公司发展最主要的驱动力,近年来虽然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业务领域也在增多,但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从未改变。

据悉,高能环境每年将营收4%用于研发上,A股上市后,高能环境将募集到的第一笔资金投入了内部研发中心,之后还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评审,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对环保企业而言,技术是基础,管理理念则决定企业能走多远。截至2020年底,高能环境累计拥有390项专利技术和21项软件著作权,累计主、参编8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与规范。

凌锦明强调,在躁动的时代,面对诱惑,环保企业更加需要“专注力”。一方面专注于技术创新,深耕细分领域,将每块业务做深做精;另一方面,目光放长远,坚守核心价值,树立长跑思维,环保有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追热点,甚至过度融资、过度包装,背离初心就容易走偏。

保持危机意识 谨守奋斗本分

做企业如同做人,一家企业能走多远,做多大,往往跟企业家的思想、格局以及在关键时机把握上有关。

李卫国,既是东方雨虹的董事长,也是高能环境的董事长,身兼两家上市企业的领导,即便如今名利财富双收,鲜花锦簇,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文章和讲话中,感受他的危机和恐惧,以及时刻保持创业奋斗的姿态。

他在《再胜生忧》文章中谈到,一忧创新速度之慢,二忧大企业病滋生。

他经常通过公司内刊告诫员工:创业容易守业难,我们会时刻保有危机感,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能有任何懈怠,坚持做自己,老实做工踏实做事,谨守奋斗本分。

重视财务健康 坚守核心价值

前几年的寒冬危机,教会了一个道理,不重视财务健康,一味贪婪求大,只能让企业往深渊的道路上迈进。

凌锦明坦言,近些年,高能环境逐渐放弃了部分购买力不足的业务,朝“东进南下”的方向进击市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中,企业最关键的是要坚守核心价值。

别人贪婪时要自持,他人慌乱时应清醒,他人松懈时更要焚膏继晷。这不仅仅李卫国董事长提醒员工的话,也是高能环境这些年保持定力,坚持做自己,坚持去伪存真、敢拼敢闯的写照。

有分析认为,在市场极寒的环境下,高能环境罕见成为财务健康的优秀上市民企。那么,对于“十四五”期间,受益于碳中和、碳减排涌现出新一轮机遇,高能环境更加有望“再续辉煌”。

  • 关联公司:
  • 高能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