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臻生物:探索菌丝体材料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中国财富通
2025-09-27 10:57

摘 要:

9月23日,一场聚焦菌丝体新材料应用的主题活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区与君臻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维力医疗园厂区同步举行。此次活动由君臻生物与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举办,通过学术研讨、实验室观摩及实践体验,探索菌丝体材料的“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为生物制造领域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23日,一场聚焦菌丝体新材料应用的主题活动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校区与君臻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维力医疗园厂区同步举行。此次活动由君臻生物与西交利物浦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举办,通过学术研讨、实验室观摩及实践体验,探索菌丝体材料的“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为生物制造领域注入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菌丝体材料因其环保特性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关注,其发展方向与《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高度契合。该方案明确提出促进绿色化发展,聚焦皮革等重点行业减污降碳,为菌丝体材料的产业化提供了政策导向,并凸显了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前景。

活动现场,君臻生物创始人、CEO向柳表示,菌丝体材料作为完全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不仅能破解传统皮革及塑料污染难题,更能通过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将“绿色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西交利物浦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Ivan Parati认为,生物基材料尤其是菌丝体材料,是人类应对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高校与科创企业合作的桥梁,IND302项目聚焦菌丝体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西交利物浦大学期望通过与君臻生物的深度协作,加速技术产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在设计、制造等环节的广泛应用。

在技术分享环节,君臻生物菌种技术总监朱新宇展示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的联合研发项目,君臻生物已收集200多个潜力菌种,筛选出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菌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公司成功将材料生产周期缩短30%,材料强度提升40%,相关技术已申报6项发明专利,以“技术硬实力”夯实新质生产力根基。

活动期间,西交利物浦大学师生深入君臻生物中试车间,观摩了1.6米×1.6米超大规格菌丝体皮革的生产过程,并了解了三级菌种扩培发酵工艺。在实操体验区,师生们分组完成了菌丝体泡沫材料的全流程操作,实现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际的深度对接,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储备了专业人才。

2

一组埋入菌丝体的小型生态盒吸引了师生目光,盒中种子穿透菌丝体表层顺利发芽

作为国内深耕菌丝体材料领域的企业,君臻生物从校企合作起步,逐步深入专业领域,构建了“顶尖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企业+产业链龙头(一汽红旗、安踏集团等)”的协同创新网络。2025年初,君臻生物在苏州工业园维力医疗园区建成了近1000平方米的中试工厂,初步具备商业化交付能力,为新质生产力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打通了关键环节。

向柳表示,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跨学科科研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实践能力形成互补,这种协同合作模式是响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产学研协同推进生物制造”的具体实践,也是新质生产力从“技术突破”走向“产业价值”的关键一步。

新质生产力的爆发正快速转化为产业价值。2024年9月,君臻生物与再造衣银行合作的菌丝体皮衣、皮包登陆米兰时装周,凭借“环保属性+时尚设计”引发国际关注,展示了中国生物基材料的新质生产力成果。2025年4月上海车展上,其研发的菌丝体皮革作为内衬饰品应用于一汽红旗概念车,以“甲醛零释放、100%生物基”的特点,为汽车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新方案。

4

菌丝体皮革作为内衬饰品应用于一汽红旗概念车

此外,君臻生物推进的菌丝体发泡材料已进入宠物用品、包装材料合作企业的试样阶段,助力下游产业降低碳排放,让新质生产力的绿色价值覆盖更多场景。

朱新宇强调,君臻生物的生产全程贯穿“循环”理念,以农业废弃物为培养基,产品及生产固废最终可在45天内完成堆肥降解。这种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特性,不仅符合欧美“绿色皮革”倡议、满足中国建筑材料低碳标准,更以“低耗高效”的生产模式,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

“公司计划通过融资进一步扩大产能。”向柳透露,公司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百万平米菌丝体皮革、千万件发泡材料的量产,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 关联公司:
  • 雪榕生物
  • 维力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