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列满载进口铁矿石的货运列车正驶过安检区域。它并未像以往一样停车等候海关人员登车采样查验,而是在以低于15km/h的速度正常行驶的情况下,顺势完成所有查验指令。仅用5分钟左右,整列火车是否有外来夹杂物、是否有违禁固废物品等所有安检信息便一目了然。通关时间较传统人工安检模式压缩了8小时以上。
这种“监管不扰通、查验无感知”的高效场景,正是同方股份率先在霍尔果斯口岸通过“铁路进口矿产品全指令智慧查验平台”开创的“顺势监管、无感通关”新作业模式。
当下,无感通关、无感通行、无感检测、无感跟踪,越来越多的“无感”运作模式正在智慧海关、智慧口岸、智慧机场、智慧建筑等领域上演,其背后正是人工智能对核技术应用的深度重塑。

霍尔果斯口岸铁路进口矿产品全指令智慧查验平台
AI赋能智慧安保的多元实践
在公共安全领域,从智能审图技术,到智能安检系统,再到智慧安检平台,近年来,同方股份加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民航和海关监管业务融合,构建起覆盖旅检、行检、货检等全业务场景的智慧安保解决方案体系,推动安检从单一威胁检测向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例如,在新近启用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同方股份量身定制以智慧安检平台为核心,覆盖行检与旅检全业务场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涵盖旅客手提行李查验系统、交运行李查验系统、CT查验系统、安检质控系统及安检系统集成平台等关键产品,为旅客打造更智能、更便捷、更人性化的出行新体验。
据同方官微信息,在该项目中,同方股份首次在民航业应用航站楼智慧安检监管集成平台,实现对航站楼内所有安检设备及业务流程的全流程、可视化高效监管,为民航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11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超级枢纽博览会上,同方股份凭借融合毫米波人体安全检查仪、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自动化智能旅检通道等的智慧安检站综合解决方案,被授予“最佳枢纽创新奖”。

同方股份被授予“最佳枢纽创新奖”
同方股份表示,公司正全力推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项目的倒计时冲刺。其中,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实现静态CT智能安检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三亚机场完成航空口岸海关卫检、旅检核心设备及信息化配套的完整集成;在洋浦港,创新性集成海关、海事、边检三部门的设备及信息化系统,构建起一体化、无人化的智能监管体系;在铁路南港,全方位打造铁路港口智慧查验的样板工程。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落地,同方股份更是进一步深化安检与大模型技术的融合,实现从“看见”到“看懂”的跨越式发展。例如,自主研发安检行业多模态大模型并持续迭代升级,从实例级图像升级为文本描述的生成,不仅入选国资委战新产业目录,还在青岛海关、肯尼亚海关现场部署应用;研发针对小目标的高精度模型,可识别20多类带有金属标识的高价值涉税物品,目前已进入北京、厦门等多个海关现场进行部署。

安检大模型
大模型技术培育多场景应用
场景驱动现已成为同方股份大模型技术创新和产业增长的重要模式。自2024年4月,同方股份“华知大模型”正式发布以来,已更新迭代至6.0版本,在“专业、安全、可信”的基础上,强化了深度思考与复杂问题推理能力,在教育、政务、法律、企业、出版等更多行业领域实现了AI场景化应用。
在教育领域,同方股份“CNKI AI平台”已服务330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职业教育方面,聚焦打造“学科专业大模型”与交互式数字教材,推动构建智慧职教新生态;在基础教育方面,近日新发布的“研学AI基教平台”着力推动资源普惠和个性化供给,赋能教师教研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双向提升。

同方知网研学基教平台发布
在政务领域,同方股份围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和辅助决策等业务场景提供AI服务。推出“公文大模型”,支持“问政策、找案例、查数据、写综述、问专家、找数据”等研究需求;“法知大模型”辅助办案和执法、政策对比评估等政务场景,具备法律增强检索、知识问答、要素解析、逻辑推理、内容生成等专业能力,在上海市检察院系统、黑龙江省检察院林区分院等用户落地应用。

同方数科获评政企数智化典型案例
此外,在文化领域,同方股份和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数字人文联合研究中心”,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大模型”,日前已正式上线。在出版领域,将AI技术全面融入“策、编、审、发”等各环节,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新一代腾云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从同方股份官微获悉,该平台的“AI编辑助手”系统已在100多家出版单位使用,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5000个;参考文献审校系统在全国2000多家出版单位得到应用,日均审校次数超过1万次,斩获2025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同方数科获奖证书
带动核工业拥抱数智技术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核集团日前已启动“1226”数字化转型架构蓝图。作为中核集团数字信息产业发展平台、信息技术支撑总体单位的同方股份,也在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双轮驱动,快速融入中核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集团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的横向研发协同,形成“技术+场景”融合创新机制。例如,相继与中核新能源联合打造智慧能源系统;与中核工程合作核安保一体化应用项目;与福清核电联合打造厂用电智慧管理系统;与原子能院打造智能实验室;与中核四0四、中核北方等联合打造智能仓储,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面向核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同时,同方股份前瞻布局“AI+核技术”融合创新,推动AI算法在核设施智能监控与安全保障、核设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核燃料循环全流程优化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同方股份表示,数智技术与核技术融合创新将成为“十五五”时期鲜明科技底色。而这一发展方向在中核集团11月27日举办的第二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会变得更加清晰。
此次大会,同方股份不仅牵头主办“AI+核技术”分论坛,还与广西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就AI+知识服务项目签约。同时,基于“核+北斗”的安全环保大数据平台、“AI+核医疗网络平台”等创新成果和产业项目供需清单也同步发布。
未来,同方股份将继续深耕核心场景,在安全、环保、核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以AI驱动产业数智升级,着力打造共性平台,依托中核集团整体优势,构建开放式的“人工智能+”创新与数据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