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数字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产业格局,传统制造业正站在转型的关键路口。如何以数字化为引擎激活生产要素、重构运营模式,成为传统制造业突破增长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在这一进程中,拥有近50年发展历程的齐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峰新材”,证券代码:002521),以坚定的转型决心和扎实的实践探索,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数据赋能生产,用创新驱动发展。从数字化运营平台的搭建到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从破解转型阻力到布局全球市场,齐峰新材用一系列实打实的成果,展现了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业的生动图景,为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数字化平台搭建:激活生产效能
齐峰新材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始于对生产运营痛点的深刻洞察。历经16个月的考察与筹备,期间先后与十几家国内外知名数字化服务商进行深入交流讨论,齐峰数字化运营平台最终于2022年8月正式上线。这一平台的建成,打通了全公司生产过程数据,让订单、排产、生产、质检、报工和入库过程实现透明化、可视化,为生产过程的全方位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台上线后,其对生产效能的激活作用立竿见影。据齐峰新材介绍,平台运行第一个月就实现增产8000吨,第二个月增产1万吨,同时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生产消耗逐月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正如齐峰新材董事、总经理李润生所说:“这个项目运行以来,它就像是一个放大镜一样,把生产过程中几百个变量都进行了更好地优化,里面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数字化运营平台的优势更加凸显。2024年一季度,企业产量同比增长12.35%,与生产相关的七大运营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排单排产效率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在产品研发方面,效率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曾有一次仅用2个小时就为客户研发出一个新品种,客户当场抱拳致谢。”李润生说。
凭借品种全、新品多、交期快、研发能力强的核心优势,齐峰新材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
齐峰新材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阻力。早在2020年,公司就已经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但受限于算力成本、服务商费用成本、事前难以量化收益等因素,转型未能立刻推进。此外,人才储备短板也成为转型的阻碍。
李润生至今记得那个细节:“裁切工序三个班的六名工人整天就重复做两件事——盯着纸张是否对齐、手动降下托盘。”当时正值数字化改造方案争论最激烈的时期,反对的声音认为,投入看不见收益的数字化系统不如购买新的机械臂实在。“我们花80元加装了红外探头,把人工判断改为自动感应,实现了全自动生产线。”李润生回忆,这一小创新成为说服管理层的“活教材”,让员工和管理层直观地感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最终推动了各方面的数字化投资。
标准化体系构建:实现老一辈创业精神与新时代管理模式融合
齐峰新材着力构建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李润生表示:“我认为有效量化、降低信息差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标准化是企业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的高效沟通,减少无效和失真信息的传递,齐峰新材完成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代替传统导师带徒模式的改变。“这些指导书就像老师傅言传身教的经验宝典,将岗位历史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积累的经验、高效的做法等信息毫无保留地代代相传,实现了新员工的大批量标准化培训。”李润生说。
标准与考核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标准化体系的执行力。通过精准设计标准和流程,搭配相应的考核机制,大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近几年,公司设置的各类奖项总金额超过百万元,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为数字化转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动力。
“同时,公司长期以来积累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团队精神、行为规范等融合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员工工作的灵魂指导。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以及目标愿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润生表示。
数智化深布局:全链条升级与全球市场拓展
在数字化运营平台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齐峰新材并未停下脚步,而是规划了更为深入的数智化布局,旨在实现全链条升级,并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李润生自信地说:“我始终认为流程制造业中大部分的生产运营都是可以预测的,当前算力的快速增长和成本下降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客户需求的有效预测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将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力度,在物流、采购、智慧办公等领域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多种工具。
在全球市场拓展方面,齐峰新材已构建起“北山东、南广西”的双基地差异化布局,形成了南北联动、覆盖全球的战略架构。其中,山东基地作为研发和定制化柔性生产中心,专注于新产品研发和个性化订单生产;广西基地则作为批量化生产基地,承担着大规模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任务,两大基地相互补充、协同增效。
目前,齐峰新材已成为全球品种最全的纸基人造板饰面材料供应商,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亚太、欧洲两大区域,同时非洲和南美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李润生表示:“我认为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研发芯片、光刻机、人形机器人,制造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好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都可以称作新质生产力。我们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绿色、低碳、可降解生物基新材料开展研发工作,当前推出的十几个新产品都在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中贡献着齐峰力量。比如我们研发的无甲醛预浸渍饰面材料,相比传统工艺,加工过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58.9%,加工每吨可减碳2.485吨。”
展望未来,李润生表示,齐峰新材计划进一步提高海外市场占比,尤其是凭借其无醛低碳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健康家居的需求。通过持续的数智化升级和产品创新,让齐峰品牌在全球市场更具影响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