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4月28日晚,海德股份(000567.SZ)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归母净利润3.3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74亿元,同比增长697.7%。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归母净利润9704.45万元。公司深耕困境资产管理行业,依托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集团产业背景,稳健发展业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达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业内人士指出,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AMC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市场参与主体,未来将充分受益并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科技广泛应用 助力公司精准投资
海德股份稳步拓展个贷不良资产管理领域,目前,公司已经与长城股权基金、苏州资产、北京国通资产、山东铁投、山东机场资本等机构合作或设立个贷不良资产合伙企业。
2024年,海德股份积极探索个贷不良资产处置新模式,与蚂蚁集团旗下上海蚂蚁奇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并运营海德个人纾困平台,通过科技及数字化赋能,有效触达和链接债务人,将传统的具有对抗性的清收处置转换为长效化的债务人运营和帮扶,在提高回款效率的同时帮助暂时陷入困境的债务人渡过难关。
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对接上线,开展个贷不良资产债务人征信报送工作,成为行业内实现个人征信上线报送的持牌AMC之一,这标志着公司在合规管理、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显著提升了个贷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能力。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个贷不良资产管理业务经营主体海徳资管持有的个贷不良债权本金约105.95亿元,债权本息约183.20亿元,涉及债务人超过62.52万户,在全国五大AMC和地方AMC中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稳健发展业务 持续优化资产结构
海德股份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调整经营思路,稳健开展业务,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在充分挤压风险,且有足够价格折扣、安全边际的前提下,公司主要布局在熟悉和擅长的且底层资产为能源、上市公司等业务领域,或者具有确定性的特殊机遇业务,通过重组、重整、盘活、纾困、提质、增效、赋能、处置等多种手段化解不良资产、提升价值,与其他资管公司错位竞争。
在能源领域,公司近年来重组盘活了多个困境能源类项目。公司重点选择由于财务、经营及其他原因而陷入困境的能源企业或其股东作为对象,以煤矿类项目为例,在煤矿资质手续基本齐全、开采技术条件好、安全环保等方面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公司以重组方式介入,通过财务或者经营等方面的一揽子帮扶,在帮助困境企业化解风险、提质增效之后,逐步退出。截至2024年末,公司能源类困境资产项目存量余额45亿元,根据重组协议能够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重组收益。
在上市公司领域,海德股份主要通过一揽子专业化的运作手段,首先帮助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获取价值修复的收益,然后再促进其提质增效,获取价值提升的收益。自2022年12月成为海伦哲(300201.SZ)第一大股东以来,公司利用自身在上市公司纾困提质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协助上市公司化解退市风险,支持上市公司进一步做强做优主业,海伦哲的市场形象和市场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末,海德股份在上市公司困境资产项目的余额6.55亿元,多个储备项目正在推进,为增强公司未来业绩弹性奠定了基础。
海德股份表示,2025年公司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抓住当前困境资产市场机遇,逆周期布局,强化核心业务板块投资,重点开展退出渠道、退出时间和退出收益相对确定的业务,以此推动业绩稳步提升。公司还将加强存量项目的管理与处置,稳住业绩基本盘。同时,海德股份将持续加强系统化建设,全面提升风险控制和业务管理水平,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