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5月22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600938.SH、00883.HK)宣布,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依托该项目,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提纯、加压至超临界状态,通过一口CCUS井,以初期8吨/小时的速度精准注入地下油藏,既驱动原油增产,又促进二氧化碳封存,成功实现海上“CCS”向“CCUS”技术的跨越,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油气开发新模式。
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
据介绍,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作业水深约90米,所开发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7500吨。恩平15-1油田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规模式开发,二氧化碳将随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仅对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造成腐蚀,还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海油恩平油田作业区总经理万年辉介绍:“恩平15-1油田CCUS项目的成功投用,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装备技术的全链条升级。未来10年,该项目将规模化回注二氧化碳超100万吨,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手段,CCUS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布局的重要领域。目前全球共有65个CCUS商业化项目,但大都集中在陆上,海上项目屈指可数。中国海油将CCS/CCUS示范工程建设确定为“十四五”节能降碳行动的主要举措之一,历时4年开展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等重点课题研究,形成10余项国内首创技术。2023年6月,恩平15-1油田CCS示范工程率先投用,已累计回注二氧化碳近20万吨。
在CCS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恩平15-1油田CCUS项目于2023年底启动。中国海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结合陆地油田成熟经验与现场实际,重点围绕选层选井、装备研制、钻井工程及风险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储量规模、界面张力、致密性等因素,优选出距离恩平15-1平台2.4公里、地下1200至1600米的4个“黄金层位”实施二氧化碳回注。单井覆盖低渗储量超750万吨,可大幅提高低品位资源的开发效率。
据悉,相较传统油气井,二氧化碳回注井面临井筒完整性标准高、注气管柱复杂和精确注入难度大等诸多挑战。中国海油采用“老井新用+分层注气”的经济高效模式,并自主研发出抗二氧化碳腐蚀水泥浆体系、“液控智能精细分注+分布式光纤监测”工艺等多项核心技术,有效保障井筒的密封性和稳定性。此外,中国海油首创“四级增压+双路稳控”技术,增设新型装备,提升压缩等级,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在185公斤压力下增强地层能量,提高原油采收率。
近年来,中国海油稳步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全流程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系统性打造“源头减碳、过程降碳、末端固碳”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公司加强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实施恩平15-1、乐东15-1、渤中26-6等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工程项目,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国海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