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0月29日,阳光诺和(股票代码:688621)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阳光诺和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亿元,同比大增36.63%。阳光诺和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药物研发服务企业,正通过“CRO(合同研究组织)服务+自主新药”双轮驱动下的系统性布局与前瞻性视野,积极进行战略投资、业务重组与技术升级,不断强化其在创新药与特色制剂领域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抢占技术制高点,以研发与前沿布局构筑未来护城河
阳光诺和的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管线进展值得期待。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1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3.50%。研发管线稳步推进,根据华鑫证券的研究,阳光诺和自主研发的 STC007 注射液腹部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Ⅱ期临床试验已圆满达成预期目标,Ⅲ期临床试验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针对瘙痒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这些自主创新的核心管线,是公司从“研发服务商”向“有产品的研发型公司”转型的关键。
同时,阳光诺和不断进行前瞻性战略投资,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三季报发布前后,公司宣布战略投资元码智药,切入体内CAR-T这一全球前沿赛道。与传统CAR-T疗法相比,体内CAR-T作为一种“现货型”产品,有望简化治疗流程、降低成本,是细胞治疗领域的重要演进方向。元码智药在无痕高效环化、AI序列设计、环状mRNA化学修饰、体内T细胞靶向递送等关键环节已实现技术突破,显示出较高的技术壁垒与临床转化潜力。本次投资有利于阳光诺和与合作方充分发挥在技术、资源及产业链环节的互补协同效应,为其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CRO+医药工业”协同初显,全产业链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除了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之外,阳光诺和也在通过并购与业务重组,持续优化其产业布局与收入结构。阳光诺和通过收购朗研生命,打造“CRO+医药工业”双轮驱动格局的战略正在持续深化。朗研生命带来的商业化生产能力及其核心产品的稳定现金流,有效平滑了单纯CRO业务带来的业绩波动。这种一体化布局,使阳光诺和能够在医药产业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本次重组对阳光诺和而言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其一,产业布局升级。公司通过朗研生命获得了从研发到生产的闭环能力,构建起“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其二,协同效应凸显。阳光诺和的研发优势与朗研生命的产业化能力深度融合,可加速在研管线的产业化进程,提升产能利用率与业务附加值。其三,财务结构优化。朗研生命的并表直接增厚公司营收与利润,其稳定现金流与CRO业务形成互补,降低整体业绩波动,提升公司财务稳健性。
这一整合也反映了公司在“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链”三位一体战略下的持续推进。公司不仅在服务端强化“临床前+临床”一体化能力,更在产业端通过投资、合作、并购等方式,构建起涵盖多肽、微球、小核酸、细胞治疗等特色领域的“新质产业链”,逐步从被动的研发服务商,转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与产业化能力的新型药研生态企业。
AI赋能与平台进化:构筑差异化技术壁垒
在技术平台方面,公司正通过AI赋能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与华为云合作搭建的AI多肽分子发现平台,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AIDD)技术,大幅缩短了分子筛选与优化周期,为多肽药物设计提供精确理论支撑,加速多肽类创新药的研发与应用。
此外,华鑫证券研究表示,阳光诺和前瞻布局小核酸药物,公司已建立小核酸药物载药系统开发平台,已有多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ABA001用于长效降压药,ABY001 用于长效减脂增肌。ABY001 采用寡核苷酸偶联抗体(AOC)设计,具有稳定性优势,给药周期为3-6个月给药一次。预计2026年有多款产品进入新药临床研究审批(IND)。
(提示:上市公司信息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